左图和右图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左图和右图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2)据左图和右图,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下图为合肥及周边地区居民点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1)图中城镇体系共包括 级,其中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级别较高、规模较大的城市有 、 。(2)图中不同级别城市数量上差别很大,规模越大的城市数量越 ,规模越小的城镇数目越 。(3)促进图中规模最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 , , ,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9分)⑴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地堑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③处的地形属 山地。⑵ 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①渭河谷地 ②长江三峡 ③汾河谷地 ④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⑶ 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8分)⑴ 在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4分)⑵ 图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4分)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⑴ 图示区域西部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2分)
⑵ 从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凸向、走向和疏密程度等方面描述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⑶ 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3分)⑷ 描述乙地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图1)和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8分)⑴ 图1所示为 (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5分)⑵ 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⑶ 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3分)⑷图2中④⑤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2分)⑸图1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其成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