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①在t=0s时,甲的位移是 ②乙 s后开始运动 ③在0~10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在10~25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⑤两物体在 s时相距最远 ⑥两物体在 s时相遇.
图示为xoy平面内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0时刻的波形图象,其波速v=5.0m/s.此时平衡位置xp=0.15m的P点正在向-y方向运动,则该波的传播方向是 (选填“+x”或“-x”),经过Δt= s时间P点的加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且指向y轴负方向;
氢原子从能量较高的能级(能量为)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能级( 能量为)时,会 (填“释放”或“吸收”)光子,真空中这种光子的波长为 .用这种光子照射逸出功为W0的锌板发生了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初动能不大于 (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
某可见光在真空中波速为c,在水中波长为λ,频率为f,则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水对该光的折射率为 。若用该光在空气中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双缝间距为d,屏到双缝的距离为L,则屏上相邻两暗条纹间的距离为 。
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数据:(1)10分度游标卡尺 cm(2)螺旋测微器 mm (3)多用电表电阻档(10倍率) Ω
下面是原子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及他们的主要贡献,在贡献后面的横线上填入对应科学家前面的字母代号。
E.查德威克①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②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的科学家是: ;③通过核反应方程为:发现了中子科学家是: ;④首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他被称为“量子之父”科学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