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
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
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
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席日内瓦会议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