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民间”的自由研究、注重个性、思想活泼的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学的功利主义、陈腐刻板的局限。开创“学在民间”这一传统的历史人物主要是( )
1902年的科举考试共有顺天、浙江、江西等12省开考,其题目如顺天府题“各国选将用兵皆出学校,其要旨若何策”;浙江试题“各国改用金币始于何时,金价日增其故安在,主之者何人”……在考试顺序上,将“各国政治艺学策”提升到头两场进行考试。这反映了
以下是1854年1月28日,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公告这一公告是基于
明朝《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不能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民营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 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它十八次均是指的平民布衣。而东周以前则是“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