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图中底部椭圆表示地平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设中“某地”可能是( )
题设中“某日”最可能属于( )
若地球上另一观察点A地昼长与图示昼长一致,则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
图1是科考队员小李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角变化示意图,在这一天小李还观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从右到左运行的。据此回答7—9题。小李所在纬度位置是
在a—e相对应的五个时刻中,小李的人影指向正北的是
该季节
2010年3月28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面5-6题。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
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如下图,半圆ABC表示晨线,B点为晨线与北京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交点且平分 ABC ,A点的纬度为70°N,且此时由我国开往波斯湾的货轮一路逆风逆水。回答3-4题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下图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其中a>b>c,且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该地形区。读图回答1—2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坡山麓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①坡的年降水量比③坡大C.②为山谷,可能有河流经过 D.③坡可见大片马尾松林2.对该地形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北邻我国著名的渭河平原B.南麓有长江的最大支流C.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分析材料,根据所学完成22~23题。材料一: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材料二),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 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