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难
  • 浏览 169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学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学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
材料二   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教育部长朱家骅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还有人著文说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1936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绩计算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生之操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
——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分析三舍法对宋代教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争论的结果如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神宗时期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