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1969年6月第一版北京市中学试用课本《工农业基础知识》第二册部分目录: 最高指示: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夺取工业战线的新胜利 第一章 物质和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原子 原子量 元素 元素符号 分子式 分子量 单质 化合物 化学变化的实质 钢铁 铝 我国钢铁工业的大跃进 炼铁 炼钢 化学方程式 铁的合金和合金钢 铝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该教材的时代特点。
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⑴ 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⑵ 中途岛海战美国为什么会以少胜多?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谈谈你的想法。⑶ 中途岛海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通)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 ——《凡尔赛和约》材料二 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为1.4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6年)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情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请回答:⑴ 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指出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⑵ 希特勒上台后,除上述变化外,另有哪几个方面的相应措施?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上述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请回答:⑴ 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⑵ 材料一、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比较符合实际?⑶ 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频同英国商定。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岛屿、彭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材料四: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以上材料无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19世纪中国受到哪些方面的“不平等待遇”的?(2)材料二、三、四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件?(3)结合三个条约的主要不同之处,说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议定皇帝名号:(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赢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二、“封建”还是“郡县”?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材料二: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业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