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460

(15分)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1800年世界银块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材料三 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彭博社(2010年)11月13日报道,欧盟目前正游说爱尔兰政府接受来自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联合援助……《中国新闻周刊·欧洲到了抉择时刻》报道: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
材料四 《中国财经报》曾报道:“欧债危机令欧元命悬一线。”而何伟文则持相反的观点,他在《欧元不可能崩溃》一文中阐述:“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请回答:
(1)在新航路开辟问题上,有人形象地比喻西班牙“替人做嫁衣裳”,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含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中的三个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三所述欧洲债务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现象?材料四给出了哪些“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4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材料一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