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2014年4月我国修订了《环境保护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原因是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换档降速,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变为7%-8%的中高速,2011年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4%。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彼此间没有绝对的界限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③由于主体的方法、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2014年APEC会议提出,在“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下,我们将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这表明了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并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进行合作的重要基础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2014年12月19日,以“澳门梦·中国心”为主题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文艺晚会在澳门举行。浪漫的土生葡语民歌,热情绚丽的葡萄牙土风舞、巴西桑巴舞、广东粤剧……风情各异,魅力四射。透过晚会我们感受到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精神产品有时也可以离开物质载体③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文化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指出,各种文艺作品要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强调,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②优秀文化作品应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优秀文化作品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道教协会发布的《中国道教协会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见》中提出,要践行道教尊道贵德的核心教义,传承道教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彰显道教抱朴守真的心灵品质,发扬道教珍爱生命的养生传统,光大道教济世利人的慈爱情怀。这一要求旨在①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②消除信教群众在宗教教义理解上的偏差 ③凸显宗教教义对人格和心灵的教化作用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