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有人看到一首《定征清战略》诗:“作战先开第一期,直前扫荡北洋师。幄中夙有筹边策,渤海湾头树旭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某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摘录了下面一段笔记。他摘录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9世纪40—60年代 B.19世纪60—70年代C.19世纪90年代中期 D.20世纪初期至五四远动
古代中国自秦以来形成了三个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参”——决策军国大事;由“三公”或地位相当于“三公”的大臣主持的“集议”——通过并执行议案;“谏议”——谏臣要拿出提案供皇帝和中央决策时参考。“朝参”“集议”和“谏议”的作用发挥最好的时期是( )
在古代中国,太监社会地位低下,最为人瞧不起。让人奇怪的是,这些太监中的许多人却能受到皇帝的恩宠,甚至掌握实际军政大权。比如明熹宗时期的宦官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祠祭清吏司是明、清时期在中央设置的官署机构,掌吉礼、祭祀、普后丧葬、大臣赠谥,并管理僧道、巫师及从事阴阳、卜筮、医药者。司下分设祭祀科、僧道科、时宪科以及火房等单位,分办本司事务。该机构当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