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作用是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波旁复辟等等政体,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变迁的实质是
杰斐逊曾这样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文中所反映的观点是( )①人民主权 ②三权分立 ③法治原则 ④人人平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使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