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寄乐天 元稹 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 同登科后心相合,初得官时髭zī未生。 二十年来谙ān世路,三千里外老江城。 犹应更有前途在,知向人间何处行。 (1)“乐天”是唐朝诗人、文学家 的表字,和元稹一样被贬谪的他写下了“感商妇之漂流,叹谪居之沦落”的叙事长诗《 》。 (2)诗中“追寻”了哪些“往事”? (3)诗歌尾联包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请简要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 (2)第三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薛昭蕴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①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注释]①嚬,也作“颦”。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是如何描绘的?评论者认为结尾一句“情景俱佳”,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临江仙鹿虔扆①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②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注】① 鹿虔扆(yǐ):五代时后蜀大臣,花间词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② 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词的下片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望长安贺铸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①小。拂头杨柳穿驰道。莼羹鲈绘②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注】①玉骢:泛指骏马。②莼羹鲈鲶:味道鲜美的莼菜羹、鲈鱼脍。这首词的上片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下片“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