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学说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圣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虽终日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四民异业而同道”。“他”指的是( )
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反映了严复
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1932年,叶圣陶写道,“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已经七十多岁了。……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由该材料我们不能得到的结论是①中国近代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②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异常顽强 ③外国列强对中国展开了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④该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附近地区
1703年牛顿(1642—172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在任职期间,牛顿曾说:“我愿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来证明神的存在, 以便更好地侍奉神。”该现象主要表明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其中的两个“认识”分别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