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较难
  • 浏览 8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国学大家南怀瑾
南怀瑾的故乡是浙江温州乐清,1935年,南怀瑾离开家乡满腔热血地奔赴杭州,去浙江国术馆习武。193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浙江国术馆,获得武术教官资格。
这时,抗战烽烟四起。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南怀瑾也想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去杀敌报国。那时南京已经沦陷,国民党的临时陪都在重庆。他毅然辞亲远游入川。后来他谋到了在成都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担任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的公职。
1943年,南怀瑾结识了袁焕仙,袁老先生乃川北禅宗大德,是一个名重一时的江湖高人。几次晤谈之下,袁焕仙与南怀瑾由忘年之交而成为师生。南怀瑾毅然辞去军校教官的工作,专心致志跟袁焕仙学佛学禅。
不久,南怀瑾奔赴峨眉山的大坪寺闭关。南怀瑾穿上僧衣三年闭关阅藏,青灯古佛旁日夜苦读佛家经典,通读佛教集大成典籍《大藏经》,遂至终生受益无穷。
1949年,南怀瑾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匆只身买好去台湾的船票。微不足道的南怀瑾当时孤身一人流落台湾,身上带的不是黄金美钞,而是一大堆笨重的书籍。过了而立之年的他,在这儿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生存。
窘迫之极的南怀瑾为了生存,一度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可难得的是他又捡起搁置很久的笔。1955年,在窘困的处境下,南怀瑾完成并出版了他来台湾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
不久,南怀瑾举家迁居台北龙泉街,住在一个菜市场附近。这里环境更为恶劣,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贩夫走卒吵吵嚷嚷地喧嚣终日。但南怀瑾身居其中却充耳不闻。他经常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着摇篮,以防其中的婴儿哭闹。如此困顿境遇,南怀瑾仍能安贫乐道,恬淡为乐,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
1963年,位于台北的中国文化大学聘请南怀瑾担任教授。南怀瑾不喜欢任何行政职务的牵绊,但又盛情难却,最后接受了研究院教授的聘书,附加条件是不到学校上课,研究生到他的寓所受教。
随后,南怀瑾受聘于辅仁大学,他在辅仁大学正式开设了《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原因是他讲课太受欢迎,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这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南怀瑾急流勇退。
1966年,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有次演讲,蒋介石亲自到场聆听,听后感慨万千,回台北后即命令成立“复兴中华文化委员会”,蒋介石亲任会长,并请南怀瑾主持实际工作。这可谓天赐良机,很多人是求之不得。但南怀瑾却婉言谢绝了,因为他对蒋氏父子存有固定的看法,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1969年,南怀瑾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
1985年7月4日,南怀瑾离开居住了三十六年的台湾,乘机抵达美国。1986年,南怀瑾在华盛顿单独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
已到古稀之年的南怀瑾,离开故土多年,思乡之情越来越浓。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中共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才等来访,和他商讨关于金温铁路的事情。南怀瑾以苍生为念,为造福桑梓而不避艰险,挺身做了金温铁路的催生者。
几乎与催生金温铁路同时,南怀瑾的著作在大陆也开始掀起热潮。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他的《论语别裁》、《禅与道概论》、《历史的经验》。这些著作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几经再版印刷,仍供不应求。次年冬月,上海佛学书局恢复伊始,便推出国内信众早已盼望的南怀瑾佛学专著——《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一个学佛者的信念》、《楞严大义今释》……一本又一本的著作在大陆问世,将大陆“南怀瑾热”推向了新的高潮。
修铁路只是南怀瑾毕生的一个愿望,他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大道路,这便是修一条心路,一条使中华民族通向希望的心路:重整文化断层,推动儿童读经运动。有形的路再难也易修,而修这条心路要比有形的路更艰苦。
南怀瑾把希望寄予儿童,寄予未来。他以他的号召力吸引了一大批同道,一场轰轰烈烈的儿童读经运动开始在全球华人社会中推广。       (节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南怀瑾(1918—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南怀瑾还热心社会事业,1998年6月11日由他筹资兴建的金温铁路建成通车。 (摘自《南怀瑾全集》)
②南怀瑾语录: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摘自《正义网-检察日报》)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南怀瑾空有一身武艺却不能报效祖国,所以他辞去了军校教官的工作,转而专心致志地研究佛法。
B.在家徒四壁,要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的艰难处境下,南怀瑾完成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
C.南怀瑾讲课特别受欢迎,这使得上其他老师的课的学生特别少,也造成了其他老师的不愉快,南怀瑾只好急流勇退。
D.南怀瑾不仅是一个国学大师,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而且还热心社会事业,比如筹资兴建金温铁路。

E.重整文化断层,推动儿童读经运动,是南怀瑾要为子孙后代修的一条极为艰巨的心路。
⑵作为一名国学大家,南怀瑾在研究与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⑶如何理解“有形的路再难也易修,而修这条心路要比有形的路更艰巨”这句话?
⑷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南怀瑾这一人物形象,并谈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国学大家南怀瑾南怀瑾的故乡是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