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十二铜表法》规定:物品之转让,通过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时缔结契约关系,并通过在出庭辩论时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认的方式。这一规定反映出
1956年底,中国作协作出决定:从1957年起,文学期刊一律取消“机关刊物”的说法,而以某某社或编委会代替,以示各文学期刊地位平等,没有指导与领导的关系。这一决定
1962年初,中共个中央讨论国家年度预算经济形势问题时认为:当时农业生产下降,市场紧张,物价高涨,通货膨胀......必须确定一个调整恢复时期,以农业为基础,全面的调整国民经济。这一认识在当时
严复称: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 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在此,严复认为
1883年1月22日,《字林沪报》报道:“自春徂冬,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