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较难
  • 浏览 8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80年不灭的“中国梦”
——记印度尼西亚华人记者沈慧争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沈慧争依旧十分关心中国时政。得知习近平总书记与其他6位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这位81岁的印尼华人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也去过那里!”   
原来,沈慧争和夫人在一年多前,冒着瑟瑟秋风,也曾参观过这个展览。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沈慧争依然深切地体会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之深、斗争之长。“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对此深感认同。”
沈慧争1932年出生于印尼。19岁时,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已是一名华文教师,工作之余乐于向当地报纸、杂志投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沈慧争从广播与报纸中得知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一颗年轻而热诚的心便飞向了神州大地。   
“我申请过回中国定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梦想无法实现,”沈慧争的语气中带着遗憾。   
他留了下来,很快就找到了弥补未偿心愿的方法——投身印尼华文教育。虽然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华文在印尼遭禁,华人及华人文化受排挤,但沈慧争继续担任家庭华文教师,坚持华文创作。印尼没了华文报纸,就把文章投到香港、马来西亚和中国内地。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经过印尼政府的改革和华人的共同努力,华人的生存空间得到很大改善,华文教育得到政府认可,华语课程普遍开设,甚至到了教师“供不应求”的地步。谈及此,沈慧争十分欣慰:“在传播文化事业方面,我尽了炎黄子孙的责任,也就心安了。”   
沈慧争的第二个梦想是,让自己的子女能回中国接受教育。1965年,印尼右派军人发动大规模排华浪潮,局势突变,人心惶惶。沈慧争想尽一切办法,终于让当时不满lO岁的一双儿女搭上了北归的航班。从此,中国不忸是他的梦之所在,也成了他的情之所系。   
“他们在北京接受良好教育,毕业之后各自成家立业,一直生活在这个城市,”沈慧争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的成长多亏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培养。”   
最令他慨叹的是,数十年里,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民众的生活随之节节攀高。最初赴中国探亲、采访的年月里,沈慧争常会从印尼购买电器馈赠亲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为中目亲友选择礼品成了一件越来越难的事,因为很多东西国内都不缺乏。沈慧争动情地表示:“如果没有强大的中国,我的两个孩子就不会有今天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一生最深刻的感受。我的美梦成真了。”   
2000年,68岁的沈慧争成为印尼华文报纸《千岛日报》资深记者。沈慧争说,以高龄出任记者,是因为他的第三个“中国梦”:增进中国与印尼交流,推动两国友好。   
2001年,沈慧争赴北京采访两会,为印尼华文报业开创先例。此后的10多年间,他多次回国,采访重大事件。   
采访两会时,沈慧争不仅带着相机、证件,胸前还挂着一张北京市政交通卡,成为许多国内外媒体注意的人物。赴汶川采访时,距离大地震不过一个月时间,余震不断。奥运场馆中,他头戴“Beijing 2008”运动帽,胸别奥运纪念章,身背福娃旅行书包,垒神贯注地捕捉新闻,精神头一点都不输年轻记者。世博会期间.沈慧争每天都满负荷工作,整理照片、编写稿件时常到深夜,次日照样神采奕奕。他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倒告诉年轻同行:“我很有兴趣,而且能有这样的机会回中国采访,我觉得很光荣。”   
沈慧争惊叹于中国的发展,愿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倾注笔端,与越来越多的印尼读者分享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改变一些印尼民众对中国的偏见,沈慧争在报道时始终着力宣传两国友好,“这需要我们长时间的精耕细作。”正是凭着这么一股劲头,他一篇篇地往印尼发回报道和评论。”它们传递了我的,心声,但还远远不能完全表达我对中国的感情。”沈慧争说。   
或许某一天,你会在北京、上海或广州遇到这住白发苍苍、笔耕不辍的老记者。到时候记得停下脚步,和他仔细聊聊“中国梦”。
(选自2013年02月2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沈慧争得知习近平总书记与其他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消息,心情激动。因为他在一年多前参观展览时感触很深,时至今日,仍难以释怀。
B.沈慧争作为一名华人,心中始终怀揣着盼望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梦想。他在海外饱受欺凌的不幸遭遇,更让他加深了对祖国富强的热切盼望。
C.沈慧争年轻时的最大梦想就是回归祖国、定居故土;年迈之后,他的最大梦想就是宣传中国与印尼的友好关系,推动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
D.沈慧争因为成功地将自己的子女送回了中国,完成了自己的夙愿,所以对祖国充满无尽的感激之情,愿意穷己一生之力回报祖国。

E.沈慧争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在为改善印尼华人的生存空间方面,做了许多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工作,尽到了一名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 
(2)开头两个自然段在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3)沈慧争为了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一生做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文章在叙述沈慧争多次回国报道重大事件时,是如何行文的?这样写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80年不灭的中国梦——记印度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