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非】假如你遇到下列情景,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或理由。
材料一:2014年4月10日至11日,李克强在海南省红树林时说,环保也是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旅游带动了海南经济的健康发展。材料二:李克强总理愉快地接过一位渔民用了20多年的船桨说,我收下你的心意。为了保护红树林,建设绿色宝岛,祖居这里的渔民放弃打渔生活,作出牺牲,这支桨就是见证,应该把它珍存在红树林博物馆。(1)结合材料一,谈谈做为中学生应如何对待大自然?(2)结合材料二,谈谈渔民放弃打渔生活反映出我国正在实施什么策略?(3)请你谈谈对“环保也是生产力”的认识。
综合探究题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学“灰太狼”烤羊,小学生被烧伤;中学生不堪压力跳楼自杀;还有接连发生的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甚至两天内就有19名中小学生溺亡……未成年人安全问题频出,一桩桩悲剧让人痛心疾首。当前,中小学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让他们健康安全成长,是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1)上述材料中,未成年人的哪项权利受到侵犯?为什么社会各界要通力配合,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这项权利?(2)面对种种侵害未成年人这一权利的现象,你认为学校、家庭、未成年人自己应如何做?
阅读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上面两幅漫画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2)假如此类侵权行为发生在你的身上,你该怎么做?
情境题(1)请按要求填写出下列各情境中被侵犯的权利
(2)如果你是上述同学,你将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围绕其中一项被侵犯的权利作答)
七年级(6)班在学习本学期内容后,老师带领学生组织了一次以“生命”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同学们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收集到如下信息,请参与活动。信息一:近年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百年大旱的极端气候灾难,主要原因是人类工业活动破坏了大气层引起的气候变化。在抗旱斗争中,我们完全有理由提醒一句“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保护好生命。”(1)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保护好生命。”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信息二:2014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的人都应该思考答案。(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刘盛兰的事迹给我们对于人生价值怎样的启示?信息三:2013年2月27日上午,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踩踏事件,造成4名学生死亡、多名学生受伤。血案发生后,“学生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我市中小学的安保工作都全面升级。(3)请就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向学校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