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汉族弹拨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体现出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③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主导着世界文化的发展④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文化财富要加强保护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导致汉字书写能力下降。面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推出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宣传语的《中国汉字书写大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说明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庄严通道上,中华文化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④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印度国父甘地有一句名言:“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话主要表达的观点是①文化交流首先应维护好本民族的文化 ②要实现文化的平等性③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要坚守文化的民族性
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人大建议,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保护文化多样性。这一建议的合理性在于文化多样性①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④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