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要求导线不交叉)。(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他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或 。(3)排除故障后,他将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1= Ω。
一个额定电压是2.5伏的小灯泡,其正常工作时电阻约10欧。小明想测定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各一个,两个规格分别为A:“5Ω 1A”,B:“2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电压为6伏)。(1)小明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图,通过分析你认为小明应选用规格为 (选填A或B)的滑动变阻器。(2)图(b)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你根据图(a)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3)小明正确选择了滑动变阻器,按图(a)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电建,发现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有示数.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不为零)且小于2.5伏。发生上述原因的是 。(4)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5)小明根据测量灯泡实际功率的多组实验数据,作出了U—I图象,如图所示。结果发现图线不是直线,这是因为 。(6)想用a图继续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何更换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第(6)问的基础上,想继续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操作?_______说出操作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物质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加热时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加热3分钟 加热5分钟 加热7分钟 加热4分钟(a) (b) (c) (d)①分析比较图中(a)与(b)与(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②分析比较图中(c)与(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他到实验室,借了一架天平(含砝码)。(1)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如图所示,那么他应该向 调节_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②小明把盒装牛奶放入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丙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③倒出盒中的牛奶,用天平测出空盒子的质量为11.4g.④从包装盒中查的牛奶的体积为 cm3。⑤根据公式 可以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保留两位小数)(2)如果按照小明的测量方法测得的牛奶密度与真实的牛奶比会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2)在甲图中,我们在组装器材时,应该先固定铁圈 。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3)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牛奶被营养学家誉为“最接近完善的食物”。但市面上有些牛奶掺水较多。能否用身边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通过测量牛奶的密度来鉴别其是否掺水呢?某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在没有天平、量筒的情况下,选用弹簧秤、空饮料瓶、水、细线等物品进行实验。 他实验的第一步是用弹簧秤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第二步是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秤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求得水的体积。(1)根据该同学的思路,他测算的第三步是 (说出具体方法和要测算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2)求得牛奶密度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3)测出牛奶密度=1.01g/cm3后,他又上网查询得知牛奶的密度1.03g/cm3,试问他可否通过比较与来确定所测牛奶是否掺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