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战之初,李宗仁发表《焦土抗战论》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举国一致,痛下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更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以与侵略者做一殊死之抗战。”他的这一主张后来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下列对双方主张的评价,正确的是(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②三省六部制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官僚制度的成熟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④清康熙时期设立的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的概念,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攻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①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 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 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