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月圆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唐)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问题。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鵷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归至资江重游双清亭(其一)(清)魏源屿扼双流合,江涵一廓烟。客来云半槛,影别水多年。溪涨山为岸,春深雨失天。孤亭回首处,反照但苍然。(注)“屿”指双清亭所在的砥柱矶。有的版本将诗中的“失”字写作“湿”,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请从写景的角度对该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咏笛刘孝孙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诗歌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笛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