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言不宿诺,行不苟从。”“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说明 ①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展③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否定④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种观点体现了①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②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既要把握现象,也要把握本质④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包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能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是因为社会意识对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③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④抓住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只驴帮主人驼盐,在过河时摔倒水中,起来发现货物变轻了。驴得到了经验,货物从水中出来就会变轻。第二天,驴帮主人驼棉花,过河时故意摔倒水中,没想到货物加重,淹死在水中。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迪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③一个人要与时俱进,否则容易被淹死在经验之河中④社会历史发展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因素决定的
西周末年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如果“去和取同”,那就离灭亡不远了。这表明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双方相互对立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发展④矛盾的同一性以对立性为前提
洞穴鱼类中有些鱼一生都不离开黑暗无光的溶洞,因为对洞穴生活的高度适应,作为摆设的眼睛退化直至消失,它们也被称作“盲鱼”。视觉的消失使得嗅觉器官变得更为重要,洞穴鱼甚至通过嗅觉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洞穴鱼的这些现象表明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③生命物质具有主动选择的特性 ④部分功能的弱化是系统优化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