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4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2分)(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4分)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经过时间演化,虽然掺杂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读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材料一: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图a)材料二: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图b)材料三:在河流拐弯处不同位置,流速不同。(图c)(1)根据材料一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分析“汭位”对古代人安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并说明原因。(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但现代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结合图c分析原因。
.分析下图(图1-2-22)回答问题:(1)甲乙两地的地形为甲 乙 (2)甲乙两地的高差为 A.800米——1000米 B.1333米——2000米C.1333米——1667米 D.1000米——1333米(3)丙地的气温为 A. 20C B.<20C C.<00C D.<—20C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图1-2-2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用数字式表示). (4)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__处最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图1-2-20),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名称:A. C. E. (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地点是 ,理由是 。(3)根据比例尺,量算甲、乙两村的实际距离,并说出甲村在乙村的什么方向上 。(4)H地与G相比,地形有何不同________,理由是 。(5)E处的这种地形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 米,最小不低于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