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39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开机关机
叶延滨
每天都有这个动作,电脑打开,看看邮件,上上网,写点儿东西,然后关机。开机关机,好像睁眼闭眼,一天过去了。这是信息时代我的基本生活状态。
开机关机,能关机很重要,像读书,能打开,也能合上。它在书架上,不声不响地陪着你,不响铃,也没有病毒,更不索要你关注转发,大概在今天,能这么绅士地与你相处的,也就是这些书了。
这是我的小世界,一间书房,六个书架上一群沉默的书,还有地上的桌上的书,围住一台每天开机关机的电脑。开机和关机,把这个小世界分成两个世界:开机的时候,这是一个工作室;关机的时候,这是一间书房。
这台电脑用了三年了,应该算在书房里坚持的时间最久的了,它的前辈,不到三年就退休了。我用电脑廿年,用了三个台式机和七个笔记本,除了电脑太迅速地更新换代,还有我的喜新厌旧。电脑是工具,是工具中的朋友;也是玩具,是朋友中的玩具。
而书不一样,一辈子守望,守望成你的故事,你生命的一部分。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母亲从省城被“下放”到大凉山“锻炼”。一年后,她没有回来,留在了那里当一名语文老师。第二年,我转学去大凉山陪我的母亲。老掉牙的道奇改装的长途客车在高山峡谷中跑了三天,我在骨头被抖散架之前,来到了母亲的身旁。山坡上的简易宿舍只有七八平方米,里面放着一张床,一个书桌,一把竹椅,两个旧皮箱。书桌上有两个两层板的小书架。书架上除了课本讲义,还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少年维特之烦恼》。书很旧,还是竖排版的……在那个小屋里,我开始了一生中最初的阅读经历——把从这所学校图书馆能借到的所有书几乎读了一遍。从《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到儒勒·凡尔纳的系列冒险小说,从福尔摩斯到列夫·托尔斯泰……在那个饥饿年月的大凉山,我却凭借书之舟,在另一世界中成长起来。那是我一生中读书最多的时光。如果没有书,这小屋无疑是间囚室,而一本又一本在这小屋里陪着我的书,让我在另一世界里穿越。我常常被饥饿驱赶,从书上抬起头来,抬头就看见窗外山坡上的阳光,从青枫林的枝叶间泻下来。那神秘而宁静的美,又催我埋头读书,带着阳光一样的心境,重新走进书页打开的世界。
那是个非常年代,边地的蛮荒,四处蔓延的饥饿,还有跌落社会底层的无助,笼罩着母亲和我同住的这间小屋。如果没有书,这小屋无疑是间囚室。然而,母亲带着她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里骄傲地过着一个乡村教师的生活。我抱着一本本芜杂而未加选择的书,喂着养着精神和身体。
我的读书状态真如那个成语:如饥似渴。少年不知愁滋味,不知世事艰难,身处逆境,捧上一本书,就全然沉浸于其中了。有其他的东西代替书为我解忧、与我为伴吗?没有!这个经历让我一辈子无论在哪里,都有一个底色:读书人。
读书人读书与学历无关,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虽然可以将规定的教材烂熟于心,但那样的书读得再多也与“读书人”之读书不同。一种是禽鸟的野外觅食,或是鹰,或是雀,食肉或食谷,都是天性;另一种是鸡或鸭,流水线配餐或填塞,与快乐无缘
也许这是一种命运,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唯一可以做出的选择。所以,我以为,在今天以读书抑或不读书去评价和观察一个人,不合时宜。
开机,这个世界多精彩,有那么多机会和秀场,也有那么多牢骚和错愕!关机,这个世界多安静,一屋子的书守着我,宽厚而沉默地守着我的心事,它们能听懂我的心事,因此才对我不离不弃。
开机关机,这就是我的生活,一边是电脑和它的那个自信心十足的信息时代,一边是书和它们的那个书生气十足的精神世界……
(选自《中华读书报》2013.11.27,有改动)
“我用电脑廿年,用了三个台式机和七个笔记本”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在大凉山那间小屋,“我开始了一生中最初的阅读经历”。简要概括这段阅读经历对“我”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第九段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开机关机叶延滨每天都有这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