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村 居 [清] 高 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杨巨源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写到“春”,这两处“春”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 (1)这首诗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 答: (2)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宇①。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 注:①杜宇:即杜鹃鸟。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②惊残:惊醒。③故山:家乡。(1)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2) 联系全词,概括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天津桥①春望雍陶②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③花。[注]①天津桥:建于唐朝的东都洛阳洛水之上。②雍陶:晚唐诗人③上阳:指上阳宫。上元年间始建,武则天、唐玄宗曾多次巡幸洛阳。安史之乱后,宫苑遂日渐荒芜。(1)具体说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简析这首诗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贫 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②。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注】①俭梳妆:“俭”通“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②斗画长:画出长长的眉毛去同别人争妍斗丽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手法。(1)清人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第十六),请结合具体语句简析本诗是怎样刻画贫寒士人形象的。(2)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清平乐(宋)冯延巳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物地春寒。(1)上阙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品赏“黄昏独倚朱阑”中“独倚”二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