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答:
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各题。(8分)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苏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扬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 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扬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夜 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本诗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诗人的“知雪重”是运用什么写法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评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二郎神(宋)柳 永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①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②。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注】①飚轮:指御风而行的神车。②亚:通“压”,低垂的样子。这首词描写的是中国的什么传统节日?它写出了该节日中的哪几样民俗活动? 此词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的上片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