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问题。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岑参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①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运用了多种手法,请列举其中的两种,并简析其艺术效果。(2)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念奴娇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 注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和",即和韵,是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这首词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词的韵而创作的。
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梅花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
词中写梅花美艳无比,与姑射山仙人相伴;"风露冰雪"的考验赋予了梅花不同寻常的韵致。
"画角""绿阴"数句,写梅花宁愿休歇凋零,也不愿结出青青的梅子而被人折断梅枝。
(2)"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 【1】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 【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3)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注]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