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株洲)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其中R为已知电阻. (1)请将电压表连入电路,使电路完整。 (2)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U1=6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U2=4V.己知R=10Ω,则电源电压U= V,Rx= Ω。 (3)实验中若由于某个元件出现故障(短路或断路),导致电压表的示数U1=U2=6V,则该元件及故障可能是 。
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 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 即可.(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 .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4种猜想: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4: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⑴如图所示,小明把一个柱状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减小。此实验说明猜想_________是正确的。⑵如图所示,小明将同一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此实验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_。在实验中,观察到石块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则说明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或“小”)。⑶为了验证猜想3,小明将同一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为了验证猜想4,小明将重力相同而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相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电路图做实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⑴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7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Ω。⑵有一位同学在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完好,请指出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将小灯泡换成发光二极管,测量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发现在亮度相当的情况下,每次所测得的电功率都比小灯泡的小,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⑴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⑵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小红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她的实验过程如下: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