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3日,我国政府首次对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进行公祭,并把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设立公祭日的意义在于(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历时18个月精心酝酿,290余万首都市民踊跃参与投票,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四个词组成的“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的哲学依据是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意识对物质有一定依赖性③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目的性的活动
“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唯物主义的道理是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③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就会凋谢/ 我们希望长驻一切/ 诱惑你,然后飞逸/ 什么是人间的欢乐/ 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 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