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政治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难
  • 浏览 266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经济告别了高歌猛
进,步入“新常态”,出现增速下滑、增幅缩小、质量提高的阶段性新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对中国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因此,这种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的高度契合,使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同时,中国目前已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达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6倍;双向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是10年前的4倍。有望使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到2020年增至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材料三: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还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之后,习总书记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公报和APEC会议上再提新常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依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建设“一带一路”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的道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