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007年10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审判监督制度促进公正司法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检察监督制度促进公正司法情况的报告。“两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表明我国国家机构
十七大报告出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述。如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这些新提法的形成,体现了
受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各地罐装液化气价格上涨很快,不少市民觉得用电比用液化气便宜。因此,以电磁炉为代表的电热灶具出现了热销。这一现象说明:
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票决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新名词,彰显了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说明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中国政府2007年6月4日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我国政府的做法,体现了一个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