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简答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155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
材料一   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自主决策,而是受到列强的影响。中华民国时任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扶持亲日派和亲美派,北洋政府内部在参战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后来随着美日达成妥协,最终中国在1917年对同盟国宣战,但是并没有派出军队到欧洲,只是向协约国提供了十几万劳工作为后勤支援,所以说中国军队当时并没有与德军交战过。
材料二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而告终,消息传来,中国文化名宿蔡元培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蔡先生发出这样的呼声,是因为中国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的一员,终于也成了战胜国之一。而在这之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次的对外战争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告终。虽然这个胜利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但它毕竟给这个东方古国增加了自信,“五四运动”就是在作为战胜国依然无法收回自己的青岛领土这一背景下爆发的。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作为中国的代表参与战争的,是以14万北方农民为主组成的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他们为协约国西线战场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其中有数千华工最终埋骨异域。
材料三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利弊兼有,正面的是唤醒了中国的民族主义,负面的是过分唤醒了民族主义,使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路至此发生极大分歧,中国不再埋头学习西方(欧美)和东方(日本),而是加入了一个北方(苏联)的因素——列宁和苏联。中国的历史从此走向另外一条路,这条路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可能还有待于观察,毕竟今天的中国依然在这条路上走,尽管又有许多修正。历史研究说到底就是“盲人摸象”,一战距今不过百年,许多面相我们还不可能认识清楚。历史常说常新,相信随着新史料的发掘,人们对一战的解释会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相,重构一个完整的大象,而不是每人只看到了大象的一只腿或那只突出的大鼻子。
(1)依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分析中国参加一战的背景及影响
(2)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却没有以战胜的姿态出现,请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分析其中原因及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材料一北洋政府参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