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简答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942

【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训政伊始,蒋介石面临的财政局势异常严峻,中央政府入不敷出,金融货币混乱至 极,用“百孔千疮”来形容也毫不过分。为了眼前维系住一个政权的需要,南京政府对上海工商界的粗暴搜刮(14个月筹款一亿),激起了上海资产阶级的严重不满。但如果 不采用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南京政权眼下就维持不住。对此,蒋介石别无选择。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国民政府采取了几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平心而论,南京政府的财政措施是极为成功的。这几项举措主要是:关税自主,裁撤厘金, 发行公债,改组银行,币制改革。
材料二   关税自主有着财政和外交两方面的意义。国民政府实现关税自主的动力,主要出自 财政考虑。在南京政府的统治年代里,关税收入要占全部税收的半数以上,因此,征得关税自主权,不仅是一个外交上的面子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民政府生死存亡的实质 问题。币制改革可以说是国民政府最成功的措施。南京政府成立之初,市面流行的货币主 要是银元,而且种类繁多,还有各发币银行形形色色的纸币。但在商业往来和国际结算 中,使用的单位仍然是银两。1933年6月,南京政府在上海首先试行“废两改元”,4月 起在全国推行,统一了货币,实行银本位制。币制改革使南京政府的腰干硬了以来。于是,原来发行的本来就还不起公债,开始被政府以强硬手段赖帐。1936年,南京政府发行了14.6亿元的“统一公债”,把原来的 各种旧公债统统换成新公债,使旧债彻底了结。
材料三   币制改革后,物价上扬,货币供应增加,民众购买力上升,银行利率普遍下降,储蓄增加,用于工商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外汇率的稳定也促进了外贸,出口额迅速增加 ,外贸赤字迅速缩小,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势头。 但是,国民政府的财政措施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它在财政改革、特别是在发行公债中获得的利益,所形成的官僚资本,作为一种后起国家的资本积累方式,没有充分 运用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而主要用于政府的非建设性消耗。第二,它的财政改革,始终 没有解决农村问题,在严格意义上讲,国民政府的财政是一种中央财政、城市财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财政。国民政府的财政,主要依靠关税、盐税、统税三大税,在 1936年,三大税占财政总收入的64.6%。这三大税都是城市税收和工商税收,而农业方面的土地税,则在1928年正式划归给各省管理。“然而它意味着,为了换取各省软弱无力的政治支持,中央政府放弃了对创造国民总产值65%的农业部门的任何财政权力,这样,也就放弃了对不公平的土地税制进行彻底改革的任何努力。”(《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 部第117页)这一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它失去了农业性积累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它无能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在国民政府的这一遗产上面,任何一个接替者,都会 面临着一个失去了农业现代化有效契机、又极难“补课”的困境。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实行财政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点

【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