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0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广士
(宋)苏洵
古之取士,取于盗贼,取于夷狄;古之人非以盗贼、夷狄之事可为也,以贤之所在而已矣。夫贤之所在,贵而贵取,贱而贱取焉。是以盗贼下人,夷狄异类,虽奴隶之所耻,而往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国,而不以为。古者,天下之国大而多士大夫者,不过曰齐与秦也。而管夷吾相齐,贤也,而举二盗焉;穆公霸秦,贤也,而举由余焉。是其能果于是非而不牵于众人之议也,未闻有用盗贼、夷狄而鄙之者也。今有人非盗贼、非夷狄,而犹不获用,吾不知其何故也。
夫古之用人,无择于势,布衣寒士贤则用之,公卿之子弟而贤则用之,武夫健卒而贤则用之,巫医方技而贤则用之,胥史贱吏而贤则用之。今也,布衣寒士持方尺之纸,书声病剽窃之文,而至享万钟之禄;卿大夫之子弟饱食于家,一出而驱高车,驾大马,以为民上;武夫健卒有洒扫之力,奔走之旧,久乃领藩郡,执兵柄;巫医方技一言之中,大臣且举以为吏。若此者,皆非贤也,皆非功也,是今之所以进之之途多于古也。而胥史贱吏,独弃而不录,使老死于敲榜趋走,而贤与功者不获一施,吾甚惑也。
昔者汉有天下,平津侯、乐安侯辈皆号为儒宗,而卒不能为汉立不世大功。而其卓绝隽伟震耀四海者,乃其贤人之出于吏胥中者耳。夫吏胥之人,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奸大豪畏惮慑伏,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究,因而官之,则豪民猾吏之弊,表里毫末毕见于外,无所逃遁。而又上之人择之以才,遇之以礼,而其志复自知得自奋于公卿,故终不肯自弃于恶以罪戾,而败其终身之利。
今之吏胥则不然,始而入之不择也,终而之以犬彘也。长吏一怒,不问罪否,袒而笞之;喜而接之,乃反与交手为市。其人常曰:长吏待我以犬彘,我何望而不为犬彘哉?是以平民不能自弃为犬彘之行,不肯为吏矣,况士君子而肯俯首为之乎!然欲使之谨饰可用如两汉亦不过择之以才待之以礼恕其小过而弃绝其大恶之不可贳忍者而后察其贤有功而爵之禄之贵之勿弃之于冗流之间。则彼有冀于功名,自尊其身,不敢匄夺,而奇才绝智出矣。
(有删改)
【注】①本文是苏洵主张广召士人的一篇论文。②贳:赦免,宽大。③匄:同“丐”,乞求。
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不以为怍:羞愧
B.出入无不究谙:熟悉
C.故终不肯自弃于恶以罪戾贾:招惹
D.终而之以犬彘也遇:接触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贵而贵取斯天下之民至
B.未闻有用盗贼、夷狄而鄙之者也无至千里
C.布衣寒士贤则用之是故燕虽小国后亡
D.是今之所以进之之途多于古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认为凡是具有治国安邦才能的人,不管他曾是盗贼下人、夷狄异类,都应该选用,他对举荐过盗贼、夷狄的管仲、秦穆公大加赞赏。
B.苏洵引用汉代的史实,阐明真正能为国家建立不世大功的不仅仅是儒生,还有具有真实才能的胥吏,从而表明要从下层官吏中选拔人才的主张。
C.苏洵尖锐的指出,当时平民百姓特别是使君子不肯俯首为吏,主要是因为一些长官不懂得尊重人才,不能“以礼待之”。
D.本文以古为鉴,并且以今之非衬古之是,既造成了行文上的波澜跌宕,也使作者正面的用人思想和用人方法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 欲 使 之 谨 饰 可 用 如 两 汉 亦 不 过 择 之 以 才 待 之 以 礼 恕 其 小 过 而 弃 绝 其 大 恶 之 不 可 贳 忍 者 而 后 察 其 贤 有 功 而 爵 之 禄 之 贵 之 勿 弃 之 于 冗 流 之 间。
把文中划线句子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其能果于是非而不牵于众人之议也。
(2)而其卓绝隽伟震耀四海者,乃其贤人之出于吏胥中者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广士①(宋)苏洵古之取士,取于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