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1)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同学首先测出图中的距离s后,再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C点所需时间t,则上述测量中,_________的测量有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a)中物体A的长度是 cm;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 (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最终静止在如图(c)所示的位置,则接下去的操作应是 ,直至天平平衡。最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d)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3)图的电能表显示的示数是 kW·h;小通想利用该电能表测出家里电脑的功率,于是将电脑接入家庭电路中,关闭其它用电器,测出10min内电能表表盘转50转,则这段时间所消耗电能 J,这台电脑的功率是 W。
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测量一个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已知滑动变阻器R(20Ω 1A),电源电压为12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约为3W。(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2)若小明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灯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 接线柱接入了电路。(3)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其额定功率为 W。(4)有同学认为“把灯L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
在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1)图a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 ,分别计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3)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酒精。老师告诉小明酒精的密度小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b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水。老师指出小明的实验过程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使h’甲 h’乙 (选填“<”、“=”或“>”),则 的一定是水。
小明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简、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测出矿石的质量m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1(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m为 g。(3)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矿石的密度为 kg/m3。(4)在这个实验中,矿石的体积是通过 的体积体现出来,这种方法在研究许多物理问题时都用到,下列几个研究实例中也是采用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B.研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 C.用铁屑显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