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转学到了一个新的学校,这里的同学都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照顾他,可小强却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和调皮、上网成瘾的同学称兄道弟,对别人漠不关心。同学们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期中考试前,他因害怕班长超过他,竟把班长的复习资料藏了起来。后来,同学对他慢慢疏远了。(1)同学们为什么会疏远小强?(2)请你帮助小强,告诉他应该和什么样的同学交往?(3)小强要想继续得到同学们的友谊,请你给他指点迷津应怎样做?
工业明胶,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最近,新闻媒体报道:某些企业违法经营,将工业明胶制成药品胶囊,流向市场。对此,某班同学在思品教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专题研讨。第一小组:(代表发言)小强:杯具!居然有人赚这种昧心钱!偶们这儿会不会也有这种问题?偶向本地有关部门发了个帖子,建议他们查一查这个问题,好几天了,居然没有任何反映,怎么酱紫!真悲催!郁闷!没办法,只好打打篮球啦,现在心情好了一些!不过,我不甘心,如果他们再没反映,偶就带大家到他们单位门口去吵,看他们管不管!亲!偶们一起去!注:杯具(悲剧);偶们(我们);酱紫(这样子);亲(网友们、大家的意思)。以上皆为一些网民的网络用语。第二小组:(提出疑问)谁不喜欢钱呀?他们赚钱有错吗?(1)请简要评价小强言行中的可取和不足之处。(2)赚钱是当今许多人的追求,你是如何看待“爱财”这一现象的?
材料一:注: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单位GDP能耗降幅从2011年的2.0%增加到201 4年3.9%,但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材料二:11月9日,习近平在出席20 1 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3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牧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索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旧常态”侧重于经济发展的高速和总量,而新常态则强调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材料三:近年来,某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提出全面转型,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绿色产业,坚决剔除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继续推进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统筹城乡发展,精准扶贫,编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化? (3)结合材料三,某市的发展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材料一:2013年,中国经历了数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最严重的一次曾波及17个省份。“雾霾袭城”已不仅局限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华北、华东地区,包括西南边陲广西、中部省份湖北等在内的多个省市区纷纷“沦陷”。材料二: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1)结合生活常识,谈谈材料一中造成“雾霾袭城”的原因有哪些?(2)李克强总理强调“向雾霾宣战”有什么意义?(3)结合材料二,谈谈在生活中你将如何“向雾霾宣战”?
材料分析: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譬如:“天宫一号”、“蛟龙号”、“ 神舟十号”、“嫦娥二号、三号”、“辽宁舰”等,中国一批又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步入世界前列… 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段,必须重视科技创新。(1)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3)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材料一: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材料二:中国在朝鲜、伊朗核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努力使周边热点问题降温…材料三:中国向非洲发生严重饥荒的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如何?(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什么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