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货币演变史上,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从多到少的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禁民私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使用交子的原因。
材料二 明初,政府禁用金银交易,先是推行“洪武通宝”铜钱,后又印制“大明宝钞”纸币,故当时的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而没有“银法”。但是鉴于铜钱铸造不易、纸币容易贬值,白银作为货币始终在民间流通,其贮藏、交易的优势日益明显。1530年政府推行一条鞭法,把所有的地税、贡纳、赋役、人头科, 都归入田亩里面,计亩征银,白银成为唯一具有充分货币职能的货币。一条鞭法的实施,表明明朝政府承认白银法币的合法地位,扩大了白银的适用范围,使得白银的货币地位更为巩固,白银货币化过程至此达到高峰。
——据孙良玉《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货币制度演变经历的阶段,说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型货币的原因。
材料三 明后期从西班牙、日本和葡萄牙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额简表
流出国别
|
流入中国的白银额(两)
|
备注
|
西班牙
|
87 750 000
|
根据崇祯年间梁兆阳《海澄县志》卷十一记载推算,此白银总额, 折合西班牙比索为439 581 960元即四亿元以上。
|
日本
|
200 000 000
|
葡萄牙
|
42 762 750
|
总计
|
330 512 750
|
——王裕巽《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
(3)围绕材料三所述现象,以 “中国与世界”为主题,写一篇简要历史论文。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现象展开评述;立论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