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1)图1是实验中得到的U I图像,由此可得该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分别是 V和 Ω;(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之后,又进行了下述探究实验.他将相同器材分别按图2和图3所示电路进行连接,在每次保持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示数相同的情形下,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调节滑动变阻器R,测得多组数据,得到I1与I2的关系为:I1="k" I2(k为已知).则电流表与电源的内阻之比为 .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1)根据上述图,计算时木块的速度 , 木块加速度= ;(以上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若知道木板的倾角为,则木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所有量用字母表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选择体积较小的实心木块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内阻约为;电压表V(,内阻约);电流表A(内阻为,量程为);滑动变阻器.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请在图1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线,由图可得出该电源电动势,内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某学习小组要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在体积相同时,电阻值与长度的关系。选取一根乳胶管,里面灌满了稀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圆柱形盐水柱。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多用电表粗测盐水的电阻:该小组首先选用“×100”欧姆挡,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a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________(选填“×10”或“×1000”)欧姆挡;改换选择开关后,若测得阻值如图(甲)中指针b所示,则Rx的阻值大约是__________Ω;②现采用伏安法测盐水柱Rx的电阻,有如下实验器材:A.锂电池(电动势标E称值为3.7V)B.电压表V(量程4V,RV约为4.0kΩ)C.电流表A1(量程100mA,RA1约为5Ω)D.电流表A2(量程2mA,RA2约为50Ω)E.滑动变阻器R1(0~40Ω,额定电流为1A)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为了测定盐水柱Rx的阻值,该小组同学实验时电流表应该选择____(填A1或A2)。③为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在体积V相同时,电阻值R与长度L的关系。该小组同学通过握住乳胶管两端把它均匀拉长改变长度,多次实验测得稀盐水柱长度L和电阻R的数据。为了定量研究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该小组用纵坐标表示电阻R,作出了如右图(乙)所示的图线,你认为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选填、、或)
(1)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右图的实验装置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①该小组同学实验时先正确平衡摩擦力,并利用钩码和小车之间连接的力传感器测出细线上的拉力,改变钩码的个数,确定加速度a与细线上拉力F的关系,下图中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②某次实验,在一条纸带上选取相邻时间间隔相等的若干计数点,依次如图中A、B、C、D、E所示。现测出AB=2.20cm,BC=4.20cm,CD=6.18cm,在测量DE段时,不慎把DE段拉断。根据上面数据,估计DE段的长度为________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待测电阻Rx(阻值约300);电流表A1(量程20 mA,内阻约50 );电流表A2(量程50 mA,内阻约10 );电阻箱R(0一999.9);滑动变阻器R1(20 ,2A);滑动变阻器R2(1 750 ,0.3 A);电源E(电动势6. 0 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某同学采用如下方案进行测量:a.按图甲连好电路,调节滑片P和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指在合适位置,记下此时A1示数I1、A2示数I2和电阻箱阻值R0;b.将电流表A1改接到另一支路(如图乙),保持电阻箱阻值R0不变,调节P,使A2示数仍为I2,记下此时A1示数;c.计算得到Rx的阻值。(1)该同学按图甲连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请指出第 条导线连接错误(填图丙中表示导线的数字)。(2)正确连线后,闭合S,将P从左向右滑动,发现开始时A2示数变化不大,当临近最右端时示数变化明显,这是选择了滑动变阻器 造成的(填"R1”或 "R2”)。(3)待测电阻Rx= (用I1、I2、R0、I1/ 的某些量表示);针对该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流表A1的内阻不会造成系统误差B.电流表A2的内阻会造成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