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58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林清玄:从农夫之子到散文大家
林清玄从小家里很穷,家里有18个兄弟姐妹,林清玄排行第十二,如果写武侠小说,他就可以叫“林十二少”了。18张嘴常常让家里揭不开锅,每到开饭的时候,父亲就拿出18个碗来,这18个碗还是奇形怪状,拼凑起来的。吃饭对于他们而言就像一个庄严的仪式,连父亲说“大家来吃饭”的声音听起来都极富尊严感。然而吃饭的过程并不显出多少尊严,每个人都会先吐一口痰到饭里,不然一不留神就会被哥哥姐姐抢去。吃冰棍也要先把整支都舔一遍。在这种饥饿的目光和身体感觉中长大,怎么会让后来的林清玄具有那么丰沛的心灵呢?这大概是物极必反,物质的匮乏刺激了心智的清醒。
“我们家世代都是农夫,都是耕田,所以我的命运大概是接着去耕田吧?但是我没有这么想,小时候我就想做个不同的人,我要当一个作家。”爸爸每隔一段时间跟孩子们见面,却记不住他们各自的名字,就叫号码。他问林清玄,“十二,你长大了要干什么?”林清玄说长大了要当作家。父亲问作家是干嘛的,林清玄回答说,“作家就是‘做一点加一点’,坐下来写一写,寄出去,人家就会寄钱过来。”父亲大怒,顺手给了他一巴掌,骂他傻孩子。家乡那一带,没有人知道作家是干什么的。
14岁那年,他决定离开家乡。父母知道后开心得不得了,因为终于可以少一张吃饭的嘴了。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妈妈把他叫到跟前,送给了他一个黑的玻璃瓶。母亲说,“我们闽南人祖先留下了一个传统,如果离开家乡要带三件家里的东西,第一是祖先香炉里的香灰,第二是家里古井里的水,第三是家里农田里的泥土。有了这三样东西,走到哪儿都是家乡,都不会水土不服。”这个瓶子林清玄带在身边已经50年了,至今放在书桌上,每次看到都让他感动不已。
离开家乡后,林清玄不断打工养活自己。做码头工人,扛笨重的木材、货柜,摆地摊,做餐厅服务生,当厨师,在洗衣店做烫熨工。后来他还做过屠宰场的屠夫,因为当时杀猪赚的钱比别的工作要多。每天杀完猪,他就回到家里,把手洗干净,打开稿子写作。“我从小学时代发誓要当作家。因为家里的环境不好,所以要比别人更努力,更用功。”
几十年来,林清玄每天都写作。开始每天写500字,后来每天写1000字,大学时每天写3000字,至今不断。他一共写了180本书。他深深地觉得,一个作家必须要比一般的人更努力地工作。
从17岁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几乎获得了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写作文体包含各个门类。其中,《身心安顿》和《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新台币的销售记录。如今,他和琦君一起成为过去三十年台湾最著名的散文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林清玄决心长大不当农民,他努力想跳出从小生长的那个小世界,后来就养成了看地图的习惯,尤其是看世界地图。有一次,因为考试成绩好,老师送给他一本世界地图,他就拿回家仔细研究。那天天气很冷,林清玄必须在锅炉旁给父亲烧洗澡水。看到世界地图里的埃及,林清玄展开了遐想,幻想自己在埃及看到金字塔、法老王、狮身人面像、尼罗河,还有美丽的埃及艳后……这时浴室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父亲身上包着毛巾走出来,问他在干什么,说火都灭了,洗到一半水变凉了。看到他在看埃及地图,父亲给了他一巴掌,让他继续烧火。父亲即将进浴室的时候转过身对他说:“我用我的生命跟你保证,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去那么遥远的地方。”那一瞬间,父亲身上的毛巾掉了下来,他看到父亲的裸体,立刻想起课文里学的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觉得父亲的背影和朱父差别那么大,心里很是难过。
后来有钱了,林清玄去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埃及。他坐在金字塔旁边给父亲寄了一张明信片,感动不已。后来他听说,父亲接到信时惊呆了,说这是哪一巴掌那么厉害,一巴掌打到埃及去了!从那以后,林清玄就经常游历世界。
因为有了内心的理想,林清玄的路就走得特别长,而且久。“每次旅行的时候,感触都很深,因为我就是那个不肯屈就于做一个农夫之子的小孩子,我希望展开自己的人生,光是在大陆我走过的城市就有三百多个。”
(有删改)
文章开篇为什么要写林清玄家吃饭时的寒碜场面?
林清玄能从农夫之子成为散文大家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有了内心的理想,林清玄的路就走得特别长,而且久”,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林清玄:从农夫之子到散文大家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