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于先生到南京市民卡公司城中营业厅,要求退还一张IC卡。结果,工作人员告知他,他的卡有折弯,不能办理退卡,只能办理退资。另外,根据《记名卡办理规定》,退资还要收取卡中余额10%的手续费。于先生认为,市民卡公司的《记名卡办理规定》是未经与用户协商、单方制定的“霸王条款”。于是,于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市民卡公司退还退卡时收取的8元手续费,并确认收取10%手续费的条款无效。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该诉讼属于什么类型的诉讼?该种诉讼的侧重点是什么?
“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地举行开幕式。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侯湘华表示,希望能把中土两国的文化交流纳入常态化、机制化的行列,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土耳其驻华大使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希望通过文化活动增进两国人民间的认识与了解,并欢迎更多的中国游客赴土耳其旅游。2012年,中国游客赴土耳其旅游的人数达到12万,比4年前翻了一番。中土互办文化年是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并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耳其共和国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土两国互办文化年有何重大意义?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国内立刻掀起了“莫言热”,大家涌向书店抢书或者网络下单,多地出现一书难求的局面。业内认为,莫言获奖带动大家重拾文学热,提高阅读兴趣,是令人欣喜的事。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角度,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当前“低碳经济,绿色生活”引起很多学生的共鸣。不少同学认为现在社会处在转型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各种“选秀”、情感类节目充斥网络和荧屏,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因此,中学生要真正地健康成长,享有“绿色生活”,首先必须拥有“绿色的灵魂”。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能拥有“绿色的灵魂”。
材料一:夏日早晨,云南香格里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藏族姑娘卓玛正在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安徽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转化的味道》)秋日的清晨,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腊肉的时节。(《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材料二:烤炉上滋滋作响的肉夹馍饼,大铁锅里翻腾滚动的芋头炖肉,肌红脂白肉色鲜艳香气浓郁透明若纸的金华火腿,《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乡愁纪录片。它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食材,传达出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引起了天南海北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烙印着时代与民族特色的、既具有古风古貌又有本土特质的古村落古建筑,由于“保护性”开发遭到破坏而导致衰落甚至消失。专家指出,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让古建筑背后那些所隐藏的故事”“一直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