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日本具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约有4成在日本。日本将在2025年拥有100万个工业机器人。按照一个机器人能完成10个工人的工作量计算,届时这100万个机器人相当于1000万个产业工人,这一数字相当于目前日本全部劳动人口的15%。对于日本的企业来说,使用机器人工作,除了能应对劳动力的短缺问题外,还能大量地减少工资、保险金、退休金的支出。根据上述材料,试运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分析机器人的广泛运用是否意味着对工人的剥削减轻了。
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同学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学乙: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起来了。历史表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同学丙:我要刻苦学习,考上医科大学,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努力工作,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1)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2)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材料一:“2012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于2011年12月12日在安卡拉开幕,中国文化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向土耳其人民介绍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发展成就,2013年将在中国举办土耳其文化年。中土两国加强人文交流,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对话、增进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1)结合材料谈谈应怎样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材料二:2012年1月24日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举行成立四周年庆祝典礼,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自成立来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把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多姿多彩的艺术传播给远离祖国的侨胞和当地的西班牙人,加深了中西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以及促进了中西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谈谈更好地推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2012年“国考”共计招录约18000人,堪称“史上最大规模”。其中,地市县区这类基层职位将招录13000人,占总计划的73%,其中三分之二的职位面向应届毕业生。从这一数字,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向下”的政策引导。“向下”政策的引导,体现了国考更加重基层,重实践的招录趋势。材料二: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经济、调结构”仍将是未来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从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十七大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直至十七届五中全会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作出了具体部署。(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国考”重实践招录的合理性。(2)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所蕴涵的哲理。
天宫一号,苍穹寻梦;神州八号,太空追梦;天神合一,华夏圆梦。2011年11月14日20时0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太空理想的第二个步。从1999年的“神州一号”到2011年的“天神合一”,在这13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中国的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与美、俄等国家40年前就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寻梦、追梦、圆梦”的航天探索历程所体现的《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懒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