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仅用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强大的工业国的飞跃,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世界文明的交流经历了由分散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始于是( )。
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叙述与此相符的是 ( )①发明阿拉伯数字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天方夜谭》 ④《伊索寓言》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着十块头(人民币),又娶媳妇又盖楼。”1978年前后,凤阳民歌内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反映了国家哪一决策实施的巨大成功?( )
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此标题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快马坐火箭,新的纪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这首民歌反映的时期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