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难
  • 浏览 96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美国罗斯幅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化危机为转机,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改革与开放的互动关系》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所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与当时我国实行的什么重大决策有关?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美两国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