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料二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根据你的判断,他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有什么活动?其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3)材料二是谁改革的内容?反映的是哪一项改革的措施?(4)这两次改革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5)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国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三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传到了欧美。材料二: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材料三:下图漫画反映了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发展中国家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材料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数据GDP增长率:2002年-8% 2003年-9.1% 2004年-9.5%外资增加:到2005年2月,实际利用外资5700亿美元;进出口增加:2004年9月,进口416亿美元,出口419亿美元,均比同时期增约30%。(1)材料一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哪一重大世界,简述其影响。举出一位把隔绝地区沟通起来的人物。(2)材料二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中什么现象?它的表现有哪些?推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所产生的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想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输家,应当如何应对?(4)材料四说明这一趋势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5)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益,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誓词材料二:在……开始时,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材料三: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材料四: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定地认为,这需要国家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哪一重大事件?简述其影响。(2)材料二为了摆脱落后状态,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影响是什么?(3)材料三为了“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政府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影响。(4)材料四中美国为了应对“大萧条”采取什么措施?这种措施的特点和效果如何?(5)以上材料他们都面临怎样相同的境况而采取什么措施度过难关的。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政府源于人们的契约,政府的目的在于保障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为人民谋福利。材料二:“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列宁材料三:北方人民热烈欢呼宣言的发表,黑人群众连夜集会,欢庆自由和解放。南方的奴隶主则咒骂林肯是“魔鬼”,把宣言的发表说成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惊人的政治罪行、最愚蠢的政治错误”。然而历史是公正的,它已经证明宣言是一个民主性的革命文件,它是美国人民(包括黑人与白人)长期进行反对奴隶制和废奴斗争的结果。宣言的发表加速了北方的军事胜利。材料四: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走自己的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立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是通过什么手段并通过什么法律手段实现人民“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2)材料二中的“大革命”是指什么?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法律手段来巩固“大革命”成果的?(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指什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4)材料四中“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是指什么?它最早是在那部文献中得以规定保障的?(5)以上材料体现的时代发展趋势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1)请据材料一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论(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怎样的思想认识问题?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年1月1日社论(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并列举出至少两项举措说明(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材料二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美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材料四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3)根据材料四,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