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在知识的探求中,文化素养若被融化而获得成效,必能构成人们的思想和欲望的特性,并使这些思想和欲望至少有一部分同广泛的非个人的事情相连,而不是只同个人的直接有关的事情相连。当人们凭借知识而获得某种能力时,他将会按照对社会有益的方式运用这种能力,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事。然而狭隘的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却忽视了对人的理想训练如同技术训练一样必要。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着很多残忍野蛮的因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例如小学生中欺辱新生,或残弄那些穿着特别的人。很多妇女(不少男人也一样)背后说长道短,使人痛苦。西班牙人喜欢斗牛,英国人喜欢打猎和射击。同样残酷的冲突以更为严重的形式表现在德国对犹太人的杀害和俄国对富农的残杀上面。
现在必须承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的。但我认为他们比起那些心灵上未经开化的人还是较少发生此种情况的。在学校里行凶斗殴的人很少是学习上能达到中等水平的人。当发生一件私设公堂的事情时,其主谋几乎都是些无知无识的人。这并不是因为心灵的文化教养能激起积极的人性感情,尽管也可能如此。相反的,这是因为他除了虐待别人之外没有其他兴趣,除了支配他人的主张之外没有其他自尊的来源。最为人们普遍欲求的事情就是权力和称赞。一般说来,无知的人只能靠着粗暴的方式来达到这两者,其中包括通过体力上的征服。文化教养给人提供的是很少有害的权力形式和较多值得使自己受到称赞的方式。
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它能提高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率,不仅其行动没有经过周详的考虑,而且有的行动也难做刘从智谋上加以考虑。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以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表现出他们的偏见。歌德所著《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弗勒斯对年轻的学生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青的。人们引证这句话时,都认为它似乎是歌德的格言,当成他认为魔鬼会对一个大学生说这话似的。哈姆雷特被人们看作是一个有思想而无行动的严肃的告诫者,然而却没有人会认为奥赛罗是一个有行动而无思想的告诫者。像柏格森这些教授,以某种势利眼看人,极力贬低哲学,说什么生命至多就像一队骑兵冲锋。对我说来,我认为当行动是出于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了解、而不是出于野蛮的浪漫而失去平衡的自我肯定时,它是最好的。在思想上而不是在行动上去寻求愉快的习惯,是对抗愚昧无知和过分争权的一种保护措施,是在不幸中保持沉着、在忧虑中保持平静的一种方法。幽禁于自我的生命可能迟早会变得痛苦不堪,只有透过宽广而又较少烦闷的明亮之窗,生命之中的较为悲惨的部分才能变得有忍耐力。
(罗素《无用的知识》节选)
下列关于“与知识作用有关的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知识的探求,必然会融化成文化素养,构成人们的思想和欲望的特性。 |
B.人们凭借知识获得某种能力后,就可能按照对社会有益的方式加以运用。 |
C.一般说来,无知的人只能用粗暴的手段来获取他们所欲求的权力和称赞。 |
D.“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它有可能促进心灵的沉思习惯的养成。 |
下列对原文思路与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吸收文化素养,会使人的思想及欲望与他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从而形成对人性训练的观点,这是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无法做到的。 |
B.作者认为一个人只要受过高等教育就会比那些心灵上未经开化的人要比较少的做出残忍之事,因为心灵的文化教养能激起积极的人性感情。 |
C.作者发现许多人处事轻率,行动前往往不进行周详的考虑,对有的行动也不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以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表现出他们的偏见。 |
D.文章最后明确,只有打开宽广而又较少烦闷的心灵之窗,在思想上或行动上寻求愉快的习惯,人们才能对生命之中较为悲惨的部分有忍耐力。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理想的训练、对人性的训练可以根除受教育者身上的种种残忍野蛮的因素,这将会对社会大有益处。 |
B.受过高等教育可以让人们获得较多的兴趣与广泛的自尊来源,不可能再用粗暴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 |
C.最好的行动应该是出于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了解,而不是出于野蛮的浪漫而失去平衡的自我肯定。 |
D.只有通过求知寻求快乐,才可以防止愚昧无知和过分争权,才能在不幸中保持沉着,在忧虑中保持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