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地质构造和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该处岩层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甲、乙、丙三处中,______处地下可能有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3)从水循环的环节来看,③为___________,⑤为___________。(4)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表现为 。(答出一点即可,1分)
(共10分,每空1分)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甲箭头代表 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 (填字母)类岩石。(2)①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 (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也可能会导致 (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3)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 ,该范围内存在一个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 (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 。(4)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其形成山地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比较坚硬, 能力较强。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根据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 ,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2)在A、B、C、D四地中,说出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是 ,并分析理由 。(2分)(3)该市6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总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是 A.政治因素导致的有组织的移民 B.经济因素引起人口自发流动C.自愿进城打工经商 D.知识青年大量返城(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该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环境问题提出合理措施。 (3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 。(2)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 界面;③曲线代表___________;④曲线代表___________。(3)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B ;C 。(4)④曲线在距地表大约2900千米处消失说明外核是 。(5)岩石圈范围是指 。
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2)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3)该日图中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4)该日图中三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 ,三城市中正午的人影最长的是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取得全年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 。(6)该日后的一个月内,宁波昼长的变化是 ,宁波某点随地球公转的速度的变化是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为 ,其判断依据是 。(2)过图中D点画出一条直线表示太阳照射的光线。(3)图中AB线是 (选择填空),判断依据是 。A.晨线 B.太阳光线C.昏线 D.昼夜分界线(4)按白昼从长到短将A、B、C、D四点进行排列__________。(5)A、B、C、D四点中处于正午12点的是 ,C点地方时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