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运动过程,也是一个能量交换过程。读下图,回答下列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C、D两处位于近地面,则C处气温比D处 ,C处气压比A处 。(2)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圈的冬季环流,C、D位于近地面,则代表海洋的是 ,季风②的性质是 (暖湿或冷干)。(3)若此图表示中纬环流,C、D位于近地面,则②表示的风带是 ,长期受此风带影响的气候特点是 。
光照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30 º,A点的经度是东经120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的节气为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 ,该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的范围是 。 (2)图中A地所在时区是________区,A、B地所在时区的区时相差________小时。 (3)该日,B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为 。 (4)该日,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2)A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 ,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3)B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该层大气以___ 运动为主。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原因是该层的________ _ _ 。(4)C层中的__ ___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天气最复杂的是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5)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 和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此时北京地区正午人影最 。 (2)下表是北京地区连续三天日出日落时间。读表可推断这三天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向 (方向)移动。其间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范围 。(扩大、缩小)
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1)当太阳直射点在b位置时,赤道上昼夜长短状况是 ;(南、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是在 。(2)当太阳直射点由d向a移动时, (南、北极)附近极夜范围逐渐缩小;(南、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3)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近、远)日点附近。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此图表示的是 月 日前后的光照情况。(1分) (2)此时A点是 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点。(2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4)图中ED线表示晨昏线中的 线。(1分) (5)B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D点的夜长是 小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