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09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方思想的涌入始于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对圣经和宗教小册子的翻译。在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种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年-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中国文化一直在变,一直在反省,但没有对新奇贪得无厌的追求,没有“古今”的原则之争,而且一直这样到1900年左右。追求新知、探寻异乡的渴望,他们也不是没有,但不像17世纪欧洲文化那么普遍,那么痴迷。
——【美】小约翰·韦尔斯《1688年的全球史》
材料三   在中西两大文明的交冲对撞之下,一方面,中华传统文明发生嬗变,其中的某些部分出现了变异和式微,中华文明中更多地容纳吸取了其他文明体系、特别是西方文明体系的内容,中华文明更紧密地与世界其他文明体系相融合相同步;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明的某些成分仍然在生生不息的固守着、传承着,中华文明仍然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译著类别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7世纪欧洲普遍“追求新知、探寻异乡”的主要表现,谈谈中国为什么 “没有对新奇贪得无厌的追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传统文明嬗变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西方思想的涌入始于鸦片战争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