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权思想逐渐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所谓非法之法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洋务派代表之一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指出“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且必将劫掠市镇,焚毁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借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踞,全局拱手而属之他人。是民权之说固敌人所愿闻者矣……昔法国承暴君虐政之后,举国怨愤,上下相攻,始改为民主之国。我朝深仁厚泽,朝无苛政,何苦倡此乱阶,以祸其身而并祸天下哉?……考外洋民权之说所由来,其意不过曰:国有议院,民间可以发公论达众情而已。但欲民申其情,非欲民揽其权。译者变其文曰民权,误矣。美国人来华者,自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上挟私,下偏徇,深以为患,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深考之谈耳。近日摭拾西说者,甚至谓人人有自主之权,益为怪妄。…… ”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害民智为第一要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
材料四 孙中山认为“世界的潮流,由神权流到君权,由君权流到民权,现在到民权,便没有方法可以反抗”。 ……他说:“余之从事革命,以为中国非民主不可。其理由有三:既知民为邦本,则一国以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满洲之人入据中国,使中国民族处于被征服之地位,国亡之痛,二百六十余年如一日,故君主立宪在他国君民无甚深之恶感者,独或可暂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中国历史上之革命,其混乱时间所以延长者,皆由人各欲帝制自为,遂相争相夺不已。行民主之制,则争端自绝,此自将来建设而言之者也。有此三者,故余之民权主义,第一决定者民主。”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认为理想的君、臣、民关系是什么?为实现以上政治理想,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方案?分析黄宗羲与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权之说在近代中国逐渐传播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归纳张之洞反对民权之说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比较孙中山与梁启超民权思想的不同,依据材料四,简要评述孙中山的民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