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三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临江仙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问药臼竹问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1).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具体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春日游湖上徐 俯(宋)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1)“蘸”字用得特别巧妙,试分析其艺术效果。(2)本诗写了作者游湖的见闻,试结合后两句具体分析作者游湖的感情变化。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⑴有人说,此词首句为“一篇之旨”,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⑵“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效果?⑶在古代,骚人墨客酷爱用颜色词来写景状物、寄托情思,请结合全词,赏析结句“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甩东坡韵 [南宋]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1)请简析“秋雨一何碧”两句写景的作用。(2)“苹洲外”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